來源:杭州網
大家都知道,西湖區地勢低、高差大,水系密布、地下管網錯綜復雜,比較容易造成城區內澇和水體污染。
怎么解決?
西湖區應用云計算、IOT、大數據等技術,建立了集“監測、預警、調控”三位一體的智慧治水綜合管控平臺。
全區河網水系圖、排水管網圖、防汛態勢圖、衛星遙測圖等治水相關的基礎數據,集成共享,形成“治水一張圖”。
聯合城管、水利、環保、住建、鎮街等治水職能部門,建立全過程跟蹤、閉環處置的監管模式。
在全區主要河道和管網部署了7大類,370個物聯感知設備,能實時監測河道水質、水位、流量、水溫等變化情況,動態掌握全區降雨量、管網液位以及排水設施運行情況,做到常態下的實時監測。
有了這些指數變化,制訂相應的預警機制,就可以做到從事后處置到事先預防的治水能力。
這樣的智慧治水,只是西湖區“數字賦能”的一小部分。
7月8日,西湖區舉行“共享美好生活·西湖區數字賦能”新聞發布會,介紹了城市大腦西湖文明實踐平臺、西湖平臺數字城管新探索情況。
在數字城管的基礎上,西湖區用數字賦能解決“治水、治路、治氣”問題。
治路,打造了“云上坦途”道路智慧監管平臺,為轄區每一條道路都賦予表征道路管養情況的道路健康碼。治氣,瓶裝液化氣監管平臺,給轄區沿街商鋪使用的每一個液化氣鋼瓶建立電子標簽碼,目前2016家沿街餐飲用戶3956個燃氣鋼瓶都處于在線監管狀態。
還打造了城市大腦西湖文明實踐平臺,它有“一碼”“一圖”“一中心”“一駕駛艙”。
“一碼”是指對全區299個文明實踐陣地進行統一編碼,每個陣地對應一個“實踐碼”。市民只要掃碼,就可了解陣地概況、設施和活動,并能掃碼預約場地、預約活動,或直接參加活動。
“一圖”則是利用電子地圖和可視化引擎技術開發了“文明實踐地圖”,把所有編碼的實踐陣地放到“一張圖”上,可以在這張“圖”上尋找周邊有什么陣地、這個陣地能提供什么活動、能享受什么文明實踐服務。也可以直接搜索場館或活動名稱,在線查看、實時預約。
“一中心”是在“一碼”“一圖”基礎上,對“八大平臺”的內容進行海量充實,建設了一個“掌上的”“移動的”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。目前有10萬多個音頻、視頻課程和電子圖書,免費供大家學習使用。
“一駕駛艙”是指管理部門使用的“數字駕駛艙”,主要對平臺上的所有陣地、活動、志愿者和參加人員等指標數據實時呈現,可以準確反映各部門、各鎮街活動開展情況、群眾反響情況和需求響應情況,精準評估開展文明實踐活動的成效,為轄區科學決策提供數據支撐。
今年以來,西湖區將疫情防控作為倒逼提升城市治理能力的重大契機,發揮杭州城市大腦策源地優勢,加快建設城市大腦西湖平臺和數字新基建,探索構建“1+6+13+X”數字駕駛艙西湖模式,強化數字賦能城市治理,努力打造城市大腦第一城。
聯系人:周小姐,唐先生
手 機:13618719520,13508716087
公 司:昆明方象科技有限公司
地 址:昆明五華區美麗家園美祥格8棟一單元4B